筑巢引凤,需有良枝可栖。今年以来,赤峰市红山区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着力破解数据不共享、协同不到位、改革不彻底等共性问题,在整合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强化过程监督、落实惠企政策等方面精准施策,快速营造公开透明、保姆式服务的营商环境,让建筑市场主体愿意来、留得住、前景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在“放”字见实效,“放”出活力 、“放”出创造力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红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协同各审批部门对照标准求突破,聚焦系统集成、业务整合、改进流程,推广集成受理、合并办理、分类审批,为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加速键”。
推进审批服务“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部门联动、层级协同、一站式办理”。对于要件齐全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初审、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等事项,实现了即来即办;推行建设项目直发包网上备案,取消项目班子押证、建筑材料检测合同、施工图审查备案和施工合同备案等环节。提交材料由原20项精简至16项。
推动政务服务从“可网办”到“全网办”转变。企业群众能自主网上申请办理事项,实现了“零跑腿”的目标,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行建设资金担保制,主动为企业减压。
在“管”字上求提升,“管”出公平、“管”出质量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红山区注重推行柔性监管、智慧监管,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在确保监管到位的前提下,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以“放得下”“管得住”为目标,维护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维护招标投标市场秩序。全面落实《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于已取消招标文件审查的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严管招标限额以下的建设项目。
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狠抓《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地见效,全面推行农民工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
多手段强化行业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互联网+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形成审批联动、质安监管联动,实现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无缝衔接,实施考勤打卡,严历打击违法分包、转包、资质挂靠及项目班子不履职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在“服”字上出实招,“服”出便利、“服”出效率
想要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关键。红山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难点”,不断修订完善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服务指南,为招商引资搭建优质的平台,充分发挥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功能,确保全区住建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提质增效上台阶。
充分授权,强化窗口服务。红山区住建局12项依申请权力事项全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审批,一站式办结”。派驻专员主动帮办、代办,变“企业跑”为“数据跑、政府跑”。广泛运用数字住建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施网上申报,智能监管。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实行核发电子施工许可证,实现企业群众办事“零跑腿”。
政务公开,更好便民监督。拓展政务公开渠道,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等,在府网、蒙速办等媒体网站公开发布,持续加强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并设置社会群体意见箱,方便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查阅、办理和监督,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大的便利。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原创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