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鸭相机火了,大家都在玩数字分身,我也来凑个热闹”“九宫格来自妙鸭相机,天真蓝、海马体等线下工作室会感受到压力的”……近日,一款未序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发的AI写真小程序妙鸭相机在朋友圈刷屏了。花上9.9元、21张照片,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AI写真。有网友直言:“和线下动辄几百上千的拍照体验相比,真是太香了。”
上线不足半月,妙鸭相机团队发布公告,近期网络上出现多个假冒“妙鸭相机”的产品、仿造“妙鸭相机”官方渠道的账号、软件和小程序,给消费者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同时,用户发现,随着使用人数增多,用户生成照片时间需等待数小时,妙鸭相机的火爆可见一斑。
不过,伴随走红的还有质疑,有用户发现妙鸭相机此前用户协议中存有对用户内容可以“任何形式任何范围使用”的描述。对此,妙鸭相机回应称,原协议内容有误,并第一时间删除了相关条款。
小红书上网友晒出的相关照片(页面截图)
收费9.9元,数千人排队
近半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产品甚嚣尘上,国内企业也掀起“百模大战”,在此背景下,妙鸭相机于6月开始内测,打出的口号是“让每个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AI摄影师”。
打开妙鸭相机小程序,首先需要上传一张正面照片,随后补充至少20张照片,在该步骤,系统会提示照片是否达标,已上传照片的质量超过多少百分比的用户,用户可以选择补充更多照片,让“数字分身”效果更棒。上传照片后,用户需关注妙鸭相机公众号,完成付费流程,标准价是29.9元,限时特惠9.9元,一旦购买成功,不支持退款。
从用户的分享来看,上传照片后,用户可以得到不同风格的写真,如商务写真、时尚海报、证件照、旅游大片等,生成的照片均带有水印,想要下载高清照片或照片原图需支付额外费用。
记者试用该程序后,发现生成照片预计需要3小时25分钟,前面有1308人。
随着使用用户的增多,等待时间较长被付费用户诟病,用户对需上传21张照片、模板效果不是很好也略有不满。有网友指出在晚上高峰期间,曾碰到4000至5000人排队,等待时间需十几个小时,另有网友表示:“美颜美到不像本人,但又依稀有本人的影子。”
据证券时报24日报道,就体验妙鸭的用户而言,大部分人对妙鸭的成片表示满意,有网友调侃称,“分分钟觉得自己可以出道做明星了。”对于经常拍写真的人来说,不同主题的写真模板也为用户提供了多重选择,职场风、都市正装、奢光感等都是潮流女生的偏爱,还有古风、太平乐、清欢等古装剧照也颇受欢迎,男士的韩潮、白衣也被热捧。
“妙鸭的出片质量和海马体这些专业摄影机构不相上下,太震撼了,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排队,花时间拍照和选片,价格也更是便宜到家了,去年花了2000多拍的写真,瞬间觉得不值得了。”周末刚刚体验过AI写真的某投资机构中后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妙鸭相机生成AI写真并不是新事物。抖音、美图秀秀早已推出了“AI换头”类似功能,还有之前掀起过现象级讨论的“小咖秀”、“百度魔图”、“脸萌”等产品,但在爆红后如何保持热度和用户持久的付费意愿还有待公司将商业闭环完善。
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引争议
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互联网老牌公司的项目,用户对AI图片生成类产品的担心,最集中体现在用户隐私上,“我怎么知道会不会窃取我的隐私”,有用户不愿上传20张照片的原因,也包括这一点。
有没有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正是妙鸭相机出圈后的最大争议点。根据妙鸭相机之前的用户协议,“您特此授权我方在全世界(包括元宇宙等虚拟空间)范围内享有永久的、不可撤销的、可转让的、可转授权的、免费的和非独家的许可,使得我方可以任何形式、任何媒体或技术(无论现在已知或以后开发)使用您的内容”。
被质疑后,妙鸭相机于7月20日更新了部分条款,现用户协议更正为“您所上传的照片将仅用于本服务使用,我们仅提供图像处理服务,不会提取识别信息,不会用于识别用途,服务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删除上述信息,不予留存”。
据澎湃新闻24日报道,国内知名白帽子公司KEEN公司联合创始人、独立安全研究员宋宇昊告诉记者,看一项应用是否正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用户上传的照片是否会被存储、存储多久、照片和用户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是否存在泄露风险;二是上传的照片是否会被用于AI模型训练。“第一种情况,一旦由于外部攻击或内部不法人员导致泄露,那么用户的照片与相关的用户信息可能流入黑产,被用于针对性的诈骗,或者其他犯罪行为。第二种情况,如果用户的照片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模型训练,那么用户的一些面部特征可能会出现在其他地方的生成图片中,这可能是用户不希望发生的。”宋宇昊说。
据贝壳财经23日报道,网络安全研究专家、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根对记者表示,妙鸭相机方面修改后的用户协议内容方向原则上是对的,“制作完数字分身后就删除用户照片,这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里也有相应的要求,公司不能保留用户数据,如果要用作其他用途,肯定需要用户再次授权,并还要增强告知,因为人脸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于7月13日公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对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应当依法履行保护义务,不得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不得非法留存能够识别使用者身份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不得非法向他人提供使用者的输入信息和使用记录”。这一管理暂行办法将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