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应为什么打不开4399(必应总是搜索不出结果)

   搜狗SEO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温故社 ,作者刘小浩教授课题组

科学温故社 .

知幽渺之理而收显著之效:从实验到理论,探索催化反应隐藏的信息与机理,打开催化过程“黑匣子”


近日, 江南大学 化工学院 刘小浩 教授团队在设计 非贵金属催化乙烷可控无氧脱氢高效制乙烯 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催化领域顶级期刊 ACS Catalysis 上发表。该论文化工学院 胥月兵 副教授为第一作者, 刘小浩 教授为通讯作者。


低碳烷烃(乙烷、丙烷和丁烷)广泛来自于天然气、页岩气和炼厂气等,其附加值较低但属于“低碳”(高H/C比)碳资源。通过可控活化C-H键和抑制C-C键断裂,将它们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烯烃产品是低碳烷烃资源化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工业上,以乙烷为原料制乙烯主要采用高温(800~1000 °C)热裂解技术路线,具有能耗高、乙烯产物选择性低、投资成本高和操作条件苛刻等问题。丙烷脱氢主要采用铂(Pt)基和铬(Cr)基两类催化体系,前者价格昂贵且铂物种易发生烧结团聚导致催化剂失活,后者因铬元素对环境有害而逐渐被限制使用。因此,开发廉价、环境友好的高效烷烃无氧脱氢催化剂实现低碳烷烃低温(400~600°C)可控催化脱氢制烯烃副产氢气不仅能促进“双碳”(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基础性研究课题。


有效抑制低碳烷烃中C-C键的断裂,而选择性地活化C-H键是获得高的目标产物烯烃选择性和高的催化剂稳定性的关键。江南大学化工学院刘小浩教授团队基于C-H键可控活化机制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Chem. Commun. , 2020 , 56 , 4396-4399; J. Catal. , 2020 , 387 , 102-118; J. Catal ., 2021 , 396 , 224-241),设计合成了SAPO-34分子筛内孔道中孤立稳定的Co(II)活性中心(-AlF-O-Co(II)-O-AlF-)(如图1所示),并将该Co/SAPO-34催化剂用于催化乙烷无氧脱氢制乙烯的反应。实验、表征及DFT计算结果表明:合成的孤立单位点Co(II)物种能够在反应气氛中稳定存在,具有与传统贵金属铂基催化剂可比较的催化活性(TOF);与金属态Co cluster相比较,其能够有效抑制烷烃分子中C-C键的断裂以及C-H键活化,避免生成甲烷副产物和积碳失活,从而获得了高于98%的乙烯选择性,且100 h循环催化评价试验表明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此外,实验和计算结果也证实限域在分子筛孔道内表面的钴物种与孔道外的Co cluster相比较,具有更低的C-C键和C-H键活化能力,有利于实现低碳烷烃可控脱氢制烯烃。该项研究工作为构建新型高效的低碳烷烃无氧脱氢催化剂提供了思路和重要理论基础。

图1.催化剂中Co物种的化学状态表征结果


图2. Co/SAPO-34催化剂中钴物种落位及状态对催化乙烷无氧脱氢反应的影响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6108, 21576119, 21878127)、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2019GG321)和鄂尔多斯市重大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Suppressing C–C Bond Dissociation for Efficient Ethane Dehydrogenation over the Isolated Co(II) Sites in SAPO-34

Yuebing Xu, Wenda Yu, Hao Zhang, Jian Xin, Xiaohui He, Bing Liu, Feng Jiang, and Xiaohao Liu*

ACS Catal ., 2021 , 11 , 13001-13019, DOI: 10.1021/acscatal.1c03382


导师介绍

刘小浩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38068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