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豆瓣发布小说(豆瓣自己发布的帖子怎么删除)

   抖音SEO    

1997年4月11日,年仅45岁的他,因心脏病突发死于家中。

生前,他的作品因种种原因出版不了,死后却一版再版。每年他的忌日,各大网站都专门推出了纪念他的专题。

豆瓣上至今还保留了一个他的粉丝群,人员多达4万余人。可见,他的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小波。

为什么他的作品会这么受欢迎?写作上有什么秘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也许透过他的生命历程,我们可以洞见一二。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大学教授、著名的逻辑学家,母亲是国家教委干部,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他们都非常酷爱读书,受家庭影响,王小波更是嗜书如命。

据说在那个好书难求的年代,王小波为了和哥哥王小平争看一本书,他可以一直粘着王小平,直到王小平放弃为止。

王小波看书极快,几乎一天一本书,看的书也非常杂,基本上什么书都看,没书看的时候连化学字典都要翻阅。

他最爱看的是马克?吐温、萧伯纳、罗素等名人的作品。

大量的阅读激发了王小波的写作热情,从小他就喜欢写故事,作文还被当作范文在学校里广播。

由于他酷爱阅读,写作风格也受到一些作家的影响。比如他的文风充满幽默调侃,似马克?吐温,他的文章内涵深刻,充满哲理,深受罗素等人的熏陶。

我们常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习一项技能只有从心里热爱它,才能真正沉浸进去学习。写作也是如此。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培养写作爱好最好的方法是从阅读开始,从自己喜欢的、有用的书籍开始阅读。

当你阅读的书籍足够多时,自然会有表达和分享的欲望。

当你的分享有价值,能得到他人的正向反馈时,慢慢你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王小波的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受很多人喜欢,除了他有大量的阅读经验,还得益于他是真的热爱阅读,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1968年,王小波16岁,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他去了云南。

云南的生活非常困苦,他一米八四的个子,要撅在水田里插秧,并且一插就是一天,腰累得像给猪八戒筑了几耙。更难受的是晚上,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来说,没有书看实在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

生活的极度苦闷,使王小波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他开始创作成名作《黄金时代》,把生活中的痛苦写成了黑色幽默,他说“除了黑色幽默之外,对于痛苦的事也没其他更合适的写法了。”

后来,王小波为了落户问题去了山东省牟平县插队,那里的生活更为艰苦,顿顿吃白薯干饭,那东西极难下咽,吃得王小波直想吐。

每天还要推一车猪粪上山,累得他腿直打颤。

王小波把那些经历也写在了他的书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反映他当时推猪粪上山的感受。

再后来,王小波回到北京当工人,根据工人生活写出了《革命时期的爱情》;考上大学,遇到生命中的爱人李银河,结婚后出国留学,根据留学生活又写出了令人喷饭的《唐人故事》。

王小波把每一段经历都融入小说中,用幽默调侃的语气写出来,我们觉得故事中荒唐的事,其实在他的真实世界里都是发生过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很多小伙伴总是为没有素材可写而苦恼。其实,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皆是写作素材。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就是很好的素材。

王小波最喜欢写的是小说,而且小说他是花费巨大心力去写的。

写完之后还要不断地修改,往往文字让他感到满意了,他还是不罢休,会花写原稿三到五倍的时间,把小说的情节全部打乱,重新组合。

他考量着故事发展的无数种可能性,反复调动着每一个段落,直到找出一种最好的方式加以表述。

王小波有一个朋友曾问他,小说应该怎么写,王小波说写作要追求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把小说写完后,反反复复地修改,直到把每一处地方都写得让自己满意为止。

王小波把这种写法叫“ 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

海明威曾说过:“任何一篇文章的初稿都是臭狗屎。”可见,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修改才是最重要的。

弘丹老师也经常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王小波的文章之所以能吸引大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肯花费巨大心力去反复修改打磨,有匠人精神。

《黄金时代》王小波前前后后花了10年时间打磨,《东宫?西宫》来来回回也写了很多遍。最后它们都获奖了。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本书能否被人们广为传阅,除了选题、标题、素材、文章逻辑等关键因素外,反复修改打磨也是必不可少的。

王小波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他的坚持更值得我们敬佩。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温饱都难以解决。

由于王小波的小说题材过于敏感,经常发表不了,零星的稿费根本无法维持他的生计。很多读者和编辑都建议他改写杂文,但王小波都拒绝了,他坚持写自己最热爱的小说。

他曾在人民大学任过大学讲师,为了专注于写作,王小波竟然辞去了大学教师公职。扔掉铁饭碗,从事看不到希望的写作事业,这在很多人看来实在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连他妈妈也阻止他。这时,幸好得到爱人李银河的大力支持,才能让他安心在家写作。

全力倾注于写作上的王小波并没有得到命运的垂青,他的小说一直出版不了。虽然每个编辑对他的作品都爱不释手,但没人敢出版,因为他的作品对于当时的环境来说实在过于“大胆和辛辣”了,里面涉及很多直白的性描写和充满讽刺意味的当代社会现象描写。

虽然王小波的作品出版不了,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他大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最佩服小波的是,他能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写下去。

关于写作,网上曾有人说:有人觉得写作门槛很低,似乎人人都可写,竞争压力很大,但是坚持七年以后,你会发现,其实已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了。因为大多数人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败给了时间。

写作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终身学习,终身写作是每一个写作者应有的座右铭。

1997年王小波去世后,他的小说终于得以问世,而且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以至一版再版。

虽然他是看不到了,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他的智慧、他的浪漫、他的幽默,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特别是那些年轻人。

培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是成为作家的入门券;细微观察、深入思考,时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是成为一名作家的必备要素;反复打磨文章是写作进阶的必经之路;最后,坚持才是王道。

我想,这就是王小波的作品能够一版再版的秘诀。

若想在写作上取得一番成就,那么,请用你的热心、用心、耐心去坚持吧!


作者:夜雨芭蕉,弘丹写作成长学院点评老师,一枚酷爱看小说的熟女,喜欢有温度、有哲理的故事,也喜欢用笔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