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中药的性状、性能
中药性状与中药性能是学习中药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两个概念。中药鉴别一般都讲“性状鉴别”,临床应用则离不开“中药性能”。一字之差,内涵迥异。
1.中药性状
所谓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黄连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蚯蚓有昼伏夜行)等等。中药的性状,一是指中药的形态结构特征:如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二是指中药生理特征:如生长环境的特点:温度、湿度、海拔向阳与否等。三是指动物(药)的行为习性,如蜈蚣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
2.中药的性能
所谓性能,是指一种(类)物质(如机械、器材、物品等)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归纳概括。泛指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补泻、有毒无毒等特性和功能。
3.中药性状与中药性能关系
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是:中药性状是以中药为观察对象,总结归纳而来;其目的是为了认识区别中药。中药的性能是以用药后的病人为观察对象,总结归纳而来,其目的是为了用于治疗疾病。
联系是:在中药应用理论,特别是“法象药理”中,古人依据天人相应之理,“观动植物飞潜之本性,穷物理造化之幽玄”,常用中药的性状来解释中药的性能(作用原理),认为中药的功效或性能与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密切相关等。
中药法象药理
上文中已经提到了“法象药理”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法象药理呢?
中药法象理论就是解释中药药效的一种理论,是研究中药的性状和性能的相互关系的,是临床上已有不少实践证明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是中药应用理论中的特色理论。
中药法象药理认为,中药的功效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并有动物“以情治病”,植物“以形治病”说。所谓情是指动物活动时所生活的环境、习性及自身特点等,而植物的形态是指植物用药的部位,来源等内容,临床治疗的疾病与这些有密切的关系。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如有“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以及“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等多种说法。
比如用中药的形状解释性能:石膏丝丝纵列无一缕横陈,极象肌肉纹理,故石膏善解肌肤大热;陈皮外有棕眼似毛窍,内白又象肌肉,故为肺脾二经要药。植物中凡藤类药物,几乎都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痹痛的作用。又如用中药的生理特征解释性能: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气禀受于天,“小麦秋种夏收受四气足,兼寒、热、温、凉,故麦凉、曲温、麸寒、面热,宜其然也”。 再如用行为习性解释性能:蜘蛛昼伏夜出故能治阴狐疝气;蝉“昼鸣夜息” 故治疗小儿“夜啼不息”;桑螵蛸的特性就是以产卵多为其特点,而在临床上我们即可用之治疗不育不孕证;向日葵禀太阳真精,可驱荷茶阴霾之气等等。
法象药理作为一种古老的药理研究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入了解法象药理的哲学意义和哲学优势,对更准确地把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中药法象药理,实际是以“取象比类”为核心,在物质的普遍性中探求其特殊性,以“气一元”论为哲学前提,秉承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将中药置于天地的大环境中进行研究的,并且其独特的抽象、推理方法,具有“不舍象”的突出优势。但仍有些许模糊之处,需要正确对待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