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前不久,我参加一次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活动,当面试考官。那次面试要求考生“说课”,篇目是范仲淹的经典散文《岳阳楼记》。
考生们有半小时的备课时间,然后按抽签先后顺序进行说课。说课中有个小环节要求黑板板书。他们板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涉及课文中一个词“淫雨霏霏”。可正是这个“淫”字,将他们卡住了。
一考生将“淫”字的右下部分写成“王”字,另一考生写成“土”字。
一考生将“淫”字的右上方加了个宝盖头,另一考生将宝盖头加在右边部分的中间。
一考生尝试着写“淫”字,写了两下觉得不对,连忙擦去,只写上了“霏霏”二字;另一考生想着写“淫”字,写了三次觉得不对,于是干脆用手擦掉,黑板上没有写任何一个字。
也有考生写对了,但是“画了倒笔”,先写右下的“壬”,再写右上的部分。估计是在思考这个字的写法,而没有讲究笔顺。
那天上午一共面试了14人,居然有近一半人出现了异常情况。他们的板书,且不说字迹如何,更谈不上有书法功底。他们都是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却被一个常规汉字“淫”字难倒了。
无独有偶,我之后又担任过几次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官,发现考生们板书时同样出现了写不出字、写不对字、字写得很难看的问题。像杜甫的《登高》的“登”字,上半部分极少有人写对;而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秋”字,居然也有人写错。
推广规范汉字、写好规范汉字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业务基本功。于中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更是责任重大。如此提笔忘字,如何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教师首先要将字写对。
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广泛使用是导致提笔忘字的重要原因。其实,时代的发展与汉字的书写并不是矛盾的事情,我们应该借助科技的进步推动汉字书法的传承。比如,在使用电脑和手机时,不妨多使用五笔输入法、手写输入法。
将字写对,要注意汉字的基本笔画。每个字都有基本笔画,每一笔画要注意起笔、运笔、收笔;写笔画时还要注意笔顺,不要出现“画倒笔”现象。
将字写对,要注意汉字的偏旁。掌握字的偏旁,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快速而准确地掌握更多汉字的写法。
将字写对,要注意汉字的结构。要注意独体结构,更要懂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结构特点,更准确地记住字的写法。
我们对汉字要有敬畏之心、自豪之情,要养成“能动笔时就动笔”的好习惯。而在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选聘和考核时,更要坚持钢笔、粉笔、毛笔“三字过关”的原则,建议相关部门在招聘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时,要把好“写字”这一关。
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字写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教师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对于汉字,教师除了要有敬畏之心和自豪之情,还要有传承之法,要认真耐心地练字。
一个个汉字本身,其外形和造字原理,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将字写好,有助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写好汉字,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传承。
教师要勤于练习,养成随时写字的习惯——阅读一本书,可以写写读书笔记;每天有所悟,可以写写日记;与朋友交流,不妨动笔写封信……写的时候要力争书写规范、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教师应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写写汉字、练练书法,先钢笔,再粉笔,后毛笔,力求将字写得漂亮。
教师的字写得好,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学生写好汉字有助于提升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养成优秀的品性。正所谓“字如其人”“字正人正”,写字是一种育人方式,写字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
(作者系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作者:陈振林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22日第7版 版名:课程周刊·课程教学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