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惠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
据统计,2022年惠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50家,增长超36%,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一。包括高企在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规上高企数量、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等多项指标跃居全省第五。自主创新能力的跃升,为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强劲的支撑。
平台建设
东江实验室总部区初步投入使用
大发展要依托大平台,今年以来,惠州多个科研平台建设迎来重要进展,将进一步推动惠州基础科学及科研成果的转化。
今年1月,位于惠州市的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简称“东江实验室”)总部区封顶。它是广东省、惠州市重点项目,列入惠州市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它位于惠州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侧后方,主体工程由两栋科研楼组成,于2021年10月全面开工,总投资约1.78亿元。部分科研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即将投入实验中。
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的顺利封顶标志着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时也为惠州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了又一重大平台,为惠州打造科教新城增添了一座新地标。接下来,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人员将逐步进驻总部区。
不只是东江实验室总部区建设取得进展,去年,惠州持续推进各类创新平台的创建,新增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量增加到257家。其中省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6家。
当前,惠州正在发展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2+1”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两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东江实验室将、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将与其他创新平台一道,为惠州在基础科学研究、先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并有望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为惠州打造新的高端增长极。
推进攻关
“揭榜挂帅”引导企业投入1.4亿元研发
近日,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非常忙碌,他们相互配合操作着各种复杂的设备,紧张地做着相关的实验。这是惠州通过“揭榜挂帅”推进产学研合作,破解企业技术难题的一个现场。
2021至2022年,惠州市以“揭榜挂帅”的方式,由龙头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相关单位揭榜攻关,解决企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记者从惠州市科学技术局了解到,2022年,该市有5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其中一项是“离子液体催化CO2合成高纯级碳酸酯和聚酯级乙二醇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由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和有关单位联合揭榜。
该院执行院长董海峰介绍,项目的发榜方为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目前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研究,主要针对现有技术面临的高活性催化剂稳定性、反应气液比大、能耗高等问题开展相应的关键技术创新。如果实现了技术突破,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一头连着企业,另一头连着高校和科研机构,“揭榜挂帅”这种高效的对接方式得到了产学研各方的欢迎。惠州市科学技术局规划发展科负责人周微介绍,为了促进各方参与,惠州市还为项目给予相应的研发费支持。以2022年立项的项目为例,5个项目立项金额达1100万元,预计带动企业1.4亿元推进研发。
大手笔的支持背后,是惠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雄心。当前,惠州正在大力发展“2+1”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两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周微介绍,两批次16个立项的项目均围绕这一产业体系来布局,但每批次有所侧重。
近年来,惠州市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模式,除了实施“揭榜挂帅”,还推出多种措施促进技术合作。据统计,2022年,惠州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达75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39亿元。当年,惠州市加大力度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政策,当年共补助896家企业,发放补助金额达3000万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强化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超36%
在促进企业研发的同时,惠州还大力推动高企培育工作,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2月以来,惠州多个重大研发项目动工或投产。比如,赣锋锂电高端聚合物锂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产。该基地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公司计划以此为依托,今年建设一条更高端的叠片电池产线。另外,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大亚湾研发中心动工,它将成为埃克森美孚在北美总部以外首个配备中试装置、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的综合性研发中心。而在去年12月,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也已落成启用。该中心设有动力电池研究院、电池系统研究院,设电性能测试中心、安全测试中心、研发实验室等,将为惠州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
一系列研发平台的启用,以及更多企业进入高企行列,都将助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惠州产业转型升级。为此,惠州去年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全年推荐1366家企业申报高企认定,存量高企达2850家,增长超36%,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一。并有27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评价,增长47%,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一。惠州还搭建了全市科技企业库,在库企业共有9137家,形成了“培育入库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链条培育发展机制。
与此同时,惠州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加快壮大,科技服务业规上企业达100家,孵化育成体系也逐步健全,进一步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
链接
多个创新指标全省排名跃进
近年来,惠州以创新驱动“八大举措”为抓手,大力推动惠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
根据统计,惠州创新领域的多项指标已进入全省前5。惠州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39%,全省排名从第5位升至第3位,成为所有指标里面排名最靠前的一项。
从2022年全省创新驱动“八大举措”监测指标看,涉及科技的22个指标中,惠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规上高企数量在全省排名均跃升2位,排名第5;省级大学科技园数量升1位,排名全省第2;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高企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均升1位,排名第5。
除了上述指标进入前5,还有其他多项指标实现进位。比如,获得I类知识产权授权的高企数量升1位,排名第6;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量升1位。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重点实施五大行动
今年1月,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随后,惠州市科技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惠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同时,要紧紧围绕“2+1”产业需求,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此,2023年,惠州市科技局将重点实施好“五大行动”,即科技攻关能力提升行动、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行动、科技要素资源集聚行动、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科技机关建设提质行动。
在此过程中,惠州将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2+1”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加强科技金融和人才支撑,补齐创新生态链短板,加速科技要素资源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持续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以惠州市委巡察整改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模范机关创建成果。
据了解,2022年惠州市多项科技创新指标实现争先进位。此次会议指出,今年要继续对标找差、争先进位,特别要对照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创新”指标中的12项科技指标,增强项、补弱项,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重点指标,深入分析各项指标的现状,研究部署促进指标增长的具体举措,把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合登记、培育高企、推动企业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以及科技人才引育等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记者】刘光明宝
【通讯员】惠科宣
【作者】 刘光明宝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