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的发展,人才是影响城市发展全局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变化,人才竞争将在未来城市竞争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则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
当前,东莞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东莞教育的优劣成败,事关为万亿GDP城市输送人才的后驱力,事关千万人口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事关东莞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是否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为发挥当代教育助力公共服务、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的使命,东莞教育一直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南方+用5个关键词为您梳理“十三五”以来东莞教育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1:均衡
教育均衡是任何一座城市教育改革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道现实命题。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基本均衡远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要破解家长让孩子上好学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位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推进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关键。
从学生入读率不足50%到班班爆满,东莞中学南城学校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2016年6月,东莞中学开始管理南城中学,由此开创了东莞“公托公”集团化办学的先河。如今学校的教师团队内驱力被完全激发,学生们也拥有了包含70门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发展平台。
从一所薄弱镇办中学到优质“六好学校”,石龙三中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幸福教育”办学品牌的确立。学校通过校园空间、课堂建设、教研科研、德育活动等,为师生营造“沉浸式幸福体验”,成功入选2018年东莞首批30所品牌学校。
集团化办学和品牌学校培育只是东莞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8年东莞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试点工作,从创新公办资源扩充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全力推动教育均衡协调。该项目为东莞2018年度十大优秀改革项目。
此外,东莞建立健全了学位动态供需协调机制,还创造性提出“6个1”思路盘活教育用地、拓展教育空间。
关键词2:师资
今年7月11日晚,2021年东莞市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下称“规培”)开班典礼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2名新教师一齐举起右手、宣读教师誓言,开启了自己在东莞的教师生涯。
为打造东莞“品质教育”,推进教育扩容提质,从2018年起,东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规培,四年共投入2682万元培训了1950名新教师。借助专家授课、名师带教、基地学校跟岗等方式,让见习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站稳、站好讲台。
该项目也是“十三五”以来,东莞落实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缩影。
为进一步强化优质师资均衡化发展,“十三五”期间,东莞建立完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定期流动的刚性约束机制。2017年以来,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办教师交流轮岗率均为5%以上,校长轮岗交流率9%以上,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此外,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关键。当前,师德培训已经纳入教师年度培训计划,作为教师全员、新教师、骨干教师、后备干部等培训的必修课程。2020年,东莞组织了全市7.43万名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教师和3.9万名幼儿园教职员工参加师德专题全员培训。同时,建立了中小学校及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先审查后入职”制度。
关键词3:招生
6月26日,东莞市2021年中考如期而至。和往年相比,这次的考试有些不同——这是2018年广东省开展中考改革试点后,广大考生迎来“新中考”的第一年。
最直观的变化在分数,从780分增加到800分;考试科目方面增加了音乐、美术、理化生实验操作等;此外,除了中考成绩外,每位初中毕业生还会得到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该结果直接与招生录取挂钩;而高中自主招生也将取代原来的特长生招生,并引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更多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东莞学子,提供了进入优质学校就读的机会。
“十三五”以来,东莞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优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维护教育公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打造更适合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2020年,东莞制订出台《关于做好东莞市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细化“公民办同步招生”“全面推行网上报名”“民办学校全面电脑派位”具体规定。同时,配合招生工作推进,2020年建成并启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实现全市义务教育招生网上报名和网上录取,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依托招生平台,东莞实现了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电脑派位等改革目标。2021年,全市共有273所民办学校参加电脑派位,共提供派位学位10.85万个。
关键词4:扩容提质
8月5日,东莞中学(初中校区)奠基仪式在东莞莞城新风路129号举行。根据计划,明年9月,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东莞中学(初中校区)将在这里拔地而起,新校园不仅能够新增2400个优质公办初中学位,还将成为东莞中学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全新传承沃土。
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3月,东莞市政府发布“一号文”,全面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到2025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04所,新增学位31.08万个,比“十三五”期间翻一番。
此外,东莞还建立健全了教育扩容提质保障机制,从增加教育设施、保障用地、优化流程、加快审批、拓宽投建路径、优化服务等五个方面实施24项举措,涉及50条具体措施,形成“一个机构、一个标准、两个支撑、四个指引”的政策和机制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东莞市委、市政府选定了具备得天独厚对接资源的松山湖来建设全市第一所未来学校。今年4月22日,松山湖未来学校迎来了动工仪式,学校计划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届时松山湖未来学校将办成市直属公办完全中学,共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规模3600人。
而为解决人口倒挂地区的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问题,东莞全力打造莞式慕课,整合开发教育资源、教学应用、教育管理、教师发展、信息惠民等五大体系的“慧平台”,逐步形成富有本土特色的“双师教学”“远程同步课堂”“翻转课堂”等慕课与课堂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5:品质教育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年1月13日,东莞召开品质教育建设大会,明确将“打造品质教育”作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核心战略,努力开创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升八大品质、发布“1+12”行动计划、制定“五个翻一番”目标、“三步走”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系列目标、举措提上日程。
今年5月1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东莞市打造品质教育十二项行动计划》,围绕公办中小学建设、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双特色”优质发展、民办学校规范提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打造“莞邑良师”、推进“品质课堂”、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智慧教育、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等内容,积极探索东莞特色高质量教育发展道路。
而打造品质教育,必须强化系统观念、整体思维。接下来,东莞将着力从市镇协同、区域协同、内外协同、项目协同四方面积极探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表示,东莞教育人将以品质教育为价值追求,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扎扎实实地把“1+12”行动计划一项一项抓好落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关键小事”和“烦心难事”,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教育发展新格局,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记者】于羽佳
【作者】 于羽佳
教育莞家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