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人先锋】
在陕北黄土高原,有一个坡度达70度的“好汉坡”,10年前龙小凤是一名每天多次爬上陡坡,抄录井口数据的“蓝领”,10年后龙小凤成为坐在中控室,用电脑远程操控油水井的“白领”,10年时间坡还是那个坡,龙小凤却和长庆油田一起变了模样——
9月16日一大早,龙小凤翻出日历本,在这个日子上画了一个圈。
这天,离她退休正好100天。她再一次来到爬了32年的好汉坡下,仰望着陡峭的山坡,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1990年参加工作的龙小凤,刚进入油田就被分到令当地人闻风丧胆的“阎王坡”。这曾是黄土高原上再普通不过的一条羊肠小道,海拔有1300米,坡度为70度。几代长庆人长年负重登山,硬生生踏出一条巡井路。因攀爬艰辛,人称“好汉坡”。
曾经,龙小凤每天都要背着20多斤重的工具,手脚并用顺着陡坡上的管线,攀越463级台阶,爬上坡顶,查看工况、摘抄数据、核实产量。 这一爬,就是整整20年!
龙小凤风雨无阻往返了1.4万趟,行程约1.4万公里,相当于走完了一个长征;登高438万米,相当于495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艰苦与辛酸。
和龙小凤共事20多年的卫宝菊,依然记得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那个雨夜,“多亏一把起子救了她的命。”
下过雨的羊肠小道又软又滑,龙小凤和卫宝菊一起爬坡上山保养抽油机设备。结束工作下山时,走在后面的龙小凤突然脚底一滑,整个人沿着陡峭的山坡急速向下坠去,卫宝菊根本抓不住她。危急时刻,龙小凤一只手将随身带的起子牢牢扎入土中,止住了下滑。她的身体半悬在山腰上,脚下就是深渊。
“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但没得选。”让龙小凤从未想到的是, 10年前无路可选,而如今,一条条信息高速路,在黄土高原沟壑梁峁间四通八达。
横跨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的长庆油田,油气水井的分散程度就像一把芝麻,撒在了2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上。传统的人海战术注定行不通,只能用数字之网“网”住这四散的“芝麻”。
2012年,数字化的东风吹到了龙小凤所在的好汉坡中心站。 这个站是长庆油田首批数字化建设试验点,成为了“数字中国石油”在一线落地起步的样本。
紧接着,同事们开始担忧,数字化建成后,自己的岗位是否会被替代。大伙儿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心存畏惧。
彼时的龙小凤,离退休还有10年。学,难;不学,更难。最后,从不服输的龙小凤决定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与油田一起变个模样。
但对于一个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她来说,改变,谈何容易!
“一开始,我连电脑开机键在哪儿都不知道。单位统一培训后,我回到岗位上,白天追着年轻人问,晚上再电话请教刚上大学的儿子,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消化。”龙小凤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自己在台灯下默默背诵画图到深夜……
经过不懈努力,不到半年时间,龙小凤就熟练掌握了数字化系统的操作,可以单独顶岗。回顾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最幸福的就是最近十年,老家的朋友都说我现在是个妥妥的‘白领’。”
今年中秋节,暴雨倾泻而下。好汉坡中心站的中控室里,龙小凤手边的电话突然响起。“站内输差有异常,请尽快核实一下现场状况。”挂了电话,龙小凤在SCADA系统上迅速定位,查找到数据异常的设备,不到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还赶上了中午的团圆饭。
“以前遇到这种问题,至少得花一天时间才能找到症结所在。”她没想到,10年前令她畏惧陌生的“新科技”,现在成了离不开的“好帮手”。
以前脚踩泥坑摸爬滚打去巡井,现在无人机、智能系统轻松搞定;以前抱着本子查抄数据,现在轻点鼠标一键自动生成;以前一个人最多看护10口井,现在可远程监控上百口井……
井数增加了,现场奔波的人少了;产量上涨了,工作量下降了。 一出数字时代的“空城计”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唱响。
10年时间,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从2012年的4500万吨跃升到2021年的6245万吨,成为我国近10年来油气上产幅度最大的油气田,而用工总量却一直控制在7万人以内。作为我国油气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千里油气区12万口油气水井、3000余座场站、15万公里油气集输管线全部化为“数字”,控于指端。中小型场站无人值守覆盖率达到84.4%, 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数智化已成为撬动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再次登上好汉坡,龙小凤眺望远方,感慨万千:“好汉坡再也不用爬了,希望未来的采油工坐在大城市的电脑前,就可以指挥千里之外的机器人完成各种生产任务。”顺着她的目光,空无一人的百里油区,数百个磕头机井然有序地运转,数百吨原油正源源不断地从几千米的地下被抽采出来,进入集输管网。
在龙小凤看不到地方,数据、指令、视频,正在数智化“云端”疾速飞驰……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