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约评论员 王华
微信里将告别电商平台链接的“火星文”。
11月29日,微信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声明》,公布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方案,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并将在群聊场景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
今后使用微信可以直接点开外网链接,而不用再复制地址、复制口令去打开了。微信作为一款国民级APP,拥有着数以十亿计的庞大用户,其一举一动影响巨大。这次的开放外链,是微信的一小步,互联互通的一大步,也是政府主导的互联网规范产生的“政策红利”。
微信的开放外部链接,在互联互通的道路上,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此前曾有业内人士解读,互联互通的规范能不能顺利推进,关键就看微信。
互联互通,原本就是人们对互联网世界的美好期待。在互联网发展初期,能发展起来的很多企业,本质上就是帮助个体实现和外部世界的更便捷、更充分的链接。即时通讯工具也好,电商也罢,深层都蕴含互联互通的精神。但当互联网巨头发展起来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导致了一种新型“圈地运动”,各家企业致力于打造封闭生态圈,并搭建自己的“防火墙”。屏蔽外链,就是最常见的表现。
从市场主体角度,相互设墙可能是个体的“最优解”,但其社会负外部性巨大,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在提升,这似乎成了市场经济自身机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囚徒困境”之下,谁都不愿意首先放开外链。政府的“有形之手”在此时就发挥出了作用,工信部推动解决的互联网互联互通、开放外链问题,在不长时间里取得了良好效果,用政府力量破除“市场失灵”,给所有市场主体一个互联互通之后的稳定预期,这恰恰体现出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智慧”。
其实,针对互联网应用的互联互通,有所谓“市场派”认为,要求企业“无私”,会不会影响竞争生态,对部分企业不公平?的确,在互联互通的道路上,不同生态位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同。有企业会面临外部链接带来的复杂的安全、分流风险,有企业则更多地搭上便车吃到红利。但是,互联互通是民心所向,也是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在这个基础上,优秀的企业一样有创新发展的空间,而能做到多方共赢的企业,也会更受人尊重。
现在腾讯的大动作,说明企业还是明智地选择了顺时应势,也证明主管部门推动互联互通的决心坚定。而当微信这个看起来“最难啃的骨头”,都勇敢地迈出一步,认真落实互联互通之后,其他企业自然没有理由再迂回拖延。
互联互通,才是互联网本来的样子。
责任编辑:沈彬 图片编辑:乐浴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