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全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提交会议审议
求解看病难 问诊看病贵
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是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医保诉求。立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6月至9月,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9月28日,调研报告提交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
从调研情况看,河北省医疗保障重点改革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规范药品挂网”“省内就医无异地”“慢性病网上申报认定”“打击欺诈骗保”等十余项改革成果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进一步推动解决。
关键词:大病救助
推动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调研报告显示,河北省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5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226.76万人,参保率达到96.86%;城乡居民、职工医保一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平均为90%、93%。
但是,调研中也发现,保障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比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识别难,大病、罕见病等部分患者急需的药品尚未纳入医保范围等。
“要努力补齐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短板。”调研报告建议,研究制定全省统一医疗救助政策,加快实现市级统筹,多元拓展筹资渠道。强化部门协同、政策协同,探索建立部门协同的医疗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机制。将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门诊保障范围,逐步扩大由统筹基金支付的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加快长期护理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发展,推动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关键词:集中带量采购
扩大集采覆盖面和使用范围
持续推进惠民利医,河北省积极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先后组织7批182个品种药品、6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共计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110多亿元。在全国率先规范药品挂网,药品价格平均降幅32.5%,进一步降低了群众就医费用负担。
“集采力度不够,耗材集采范围种类偏少、规模偏小,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调研报告认为,应进一步优化医药服务供给,深入开展常态化集中带量采购,扩大集采覆盖面和使用范围。加大医保政策基层倾斜力度,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偏远地区基本药物供应。
关键词:异地就医
加强京津冀医保协同发展
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8月底,河北省共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3262家,开通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含个人账户和有普通门诊统筹政策的费用,不含门诊慢特病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731家,跨省异地就医更加便利。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展。”调研报告建议,应继续有序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和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范围,满足河北省群众到京津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积极推进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医保制度融合,并根据当地实际,逐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
推动医保政策向中医药倾斜
调研中有群众反映,中医药服务纳入医保范围程度有待提高,比如中药饮片、部分医院自制药剂还没有纳入门诊慢特病支付范围,针灸、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有次数限制等,影响治疗效果。
对此,调研报告建议,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动医保政策向中医药倾斜,分批遴选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和参保人需求,将通过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中药适宜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和服务价格,推动中医药发展。 (河北日报记者 周洁)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