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春站的变化,那得从1992年开始的。
1992年5月26日,78岁的长春站老站房以爆破方式拆除。
长春站老照片
1994年,一座现代化的车站大楼拔地而起,旅客也从走步梯候车到可以乘坐自动扶梯上楼候车,长春站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科技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服务设施,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和好评。
2008年,高峰期长春站旅客发送近10万人,随着客流的日益增加和哈大客运专线和长吉城际铁路的开通,改造势在必行。
历时5年,2013年11月25日,扩建改造后总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的长春站正式使用,设有扶梯45部,垂梯17部,候车大厅内还设有手机加油站、自助检票闸机、自助查询机等全新的智能客运设备设施。
现在的长春站
2018年3月,长春站在候车大厅二楼南北实名制验票处新增加14套自助实名制验票、验证设备,旅客将车票和身份证按照规定插入验票口,面部对准摄像头,便可以自助顺利进站,高智能的设备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
现如今,走进长春站,自动售取票机、二维自动安检报警系统、人体智能快速云安检暨数据采集系统、自助人脸识别进站系统……无论是在售票处还是在候车室,都可以切实体会到智能化建设带来的巨大改变。
在“老长春站”购票的经历还存留在无数人的记忆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手动式人工客票日期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孔式日期机发售常备票
1997年开始使用纸制票据打票机
售票处前总是密密匝匝地排着长队;拥挤着的候车大厅座位似乎一直不够,往来的旅客干脆将大包小裹堆在地上当椅子坐;每逢雨雪满地都是湿漉漉的脚印;冬天的火车站很冷,坐夜车要做好挨冻的准备;站内人员混杂,要时时留意。
“我是1981年参加工作的,我记得当时售票室,每个人拿的都是木制的售票箱子,车票是纸壳印刷的,插在售票箱里一排排的铁网下,纸壳式备用票不够时,还要手写纸质印刷的代用票,旅客排着长长的队伍,售票室晚上都会有一地的排队旅客在睡觉,遇有车晚点什么的,就写张大字报贴在售票室窗户上。记忆里应该是1997年8月,售票窗口全部安装了电脑,开始使用软质票制票机,当时车票的颜色是粉红色的,比纸壳式的车票要大很多,排队等候的旅客更是明显的减少……”售票车间副主任李红的话语,将我们带回了那段时光,让我们了解到售票近37年来的点滴变化。
从2006年3月开始,售票系统5.0版本升级,实现全国联网售票功能,发售全国各站车票。
如今,再到售票处,看到的是一排排自动售取票设备,铁路12306网站的二维码随处可见,用手机扫一扫便可实现网上购票。人工窗口里,一排排的电脑,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多种付款方式一应俱全,智能外显设备提醒旅客随时购买返程票,排着长队购票的场景越来越少,晚上售票处的购票旅客更是可查可数。还有室内LED显示屏不断更新车票预售情况以及重要的公告,如果旅客买票忘记携带身份证件,甚至可以直接到售票处内“购票乘车临时身份证明自动补办机”刷脸办理。
购票乘车临时身份证明自动补办机
互联网取票处
孙秀丽是长春站安检车间一名今年7月份刚刚退休的职工,她是1993年底伴随着长春站新站舍的诞生来到车站工作的。刚来时还没有安检作业,逢年过节以及有重点任务时,会在进站大厅用桌椅围成两个进站通道,旅客将携带的包裹打开,需要靠当班以及帮班的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开包检查,程序繁琐,即不尊重旅客隐私进站速度又缓慢。
据长春站财务科设备台账记载,2006年底,长春站购进三品安检仪安设在进站大厅,对所有进站旅客进行安检。2011年手持金属探测器开始在车站安检员手中使用,对进站旅客进行人身检查。
安检处
2018年春运,为了保证旅客进站乘车安全,车站专人与设备厂家密切配合,成功研发了智能快速安检通道与双维安检仪配套结合的安检系统,在南北进站大厅安检处各增设2套双维自动安检报警系统和3套人体智能快速云安检系统。旅客通过人体智能快速云安检门时,如携带疑似金属类违禁物品,安检系统会红灯闪动,自动发出警鸣声音,液晶显示器上会显示人体疑似违禁的位置。而双维自动安检报警系统,会准确用红色的方框圈住包裹内疑似金属物品的位置,工作人员根据显示的位置,及时处置,保证进站乘车旅客、物品安检“全覆盖、零漏查”。不但减轻了职工手检作业劳动强度,旅客通过量提高一倍以上,违禁危险品识别率也大幅提高。据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将与吉林省公安厅数据库进行联网,通过对进站旅客的人脸图像实时截图,可及时发现和控制疑似危险人员。
“长春站的变化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原来这地儿‘不招呆’,现在是冬暖夏凉又干净,多等一会车也不觉得难受。”随便采访一位候车的旅客,都像李先生这样,把车站的变化看在眼里,满意在心里。
旅客在为手机自助充电
“主要是变化太大了! 这些年长春的变化很大,但要说具体哪里变了也说不上来,但是长春站绝对是其中变化最大的之一。火车站是城市的窗口嘛,作为一个老长春人我觉得很好。”站在自助充电处为手机充电的小李跟记者说,“我就是92年生人,虽然没见过1992年前的老长春站,但却眼看着长春站翻天覆地地变化着,就像一个同龄的伙伴,伴随我们这代人共同成长。”
来源:彩练新闻
评论留言